健走新知

Knowledge

顧膝蓋只有葡萄糖胺不夠!強化腿部肌肉才有用!

2019/02/14
「聽說隔壁的張媽媽,因為爬山運動,膝蓋關節受傷了!」很多長輩都不太敢運動,因為擔心運動會對膝蓋造成傷害,卻忽略了「不運動」對膝蓋造成的傷害更大,菁英診所再生醫療中心復健科陳相宏醫師指出,其實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來說,不運動這個觀念是錯誤的,因為當肌肉隨著年齡而退化,其中衰弱最快的就是大腿肌肉,因此維持下半身的肌肉對關節的照護很重要。若能適當做些運動,有助於強化腿部肌力,不但可以預防「肌少症」,也可以幫助穩定關節,減少膝蓋軟骨的退化以及磨損。那麼該做甚麼運動或吃什麼,才能對膝關節炎有幫助呢?一起跟著復健科醫師陳相宏運動強化肌力。 
IMG_8870
腿部肌肉強化--運動篇

1.肌力強化運動: 
腳往前踢直,腳板往上勾,維持5至10秒,左右輪流做50次,可以有效強化膝蓋。 

2. 關節運動: 
腳伸直,彎曲靠近胸口,維持5至10秒,左右輪流,可以有效增加關節活動,舒緩疼痛。 

這些運動不但可以強化大腿肌群,更可以保護膝關節,並同時伸展大腿後側肌群。不管是膝關節退化炎或因為老化而罹患肌少症的你,都非常適合這些運動! 


腿部肌肉強化--飲食篇 
想要有健康的膝蓋必須涵蓋以下關鍵,包括肌肉強壯、骨骼強健、軟骨增生、具有足夠關節液潤滑。 

1.在均衡飲食下攝取足量的優質蛋白質,是維持肌肉量的第一步。 
肌肉的生長來源可以來自黃豆、魚、肉、蛋奶類,日本最新研究更發現,鮪魚或鰹魚等洄游魚類,一輩子都不停地游動,牠們的活力來源之一就是肌肉成分,這肌肉成分統稱為咪唑胜肽化合物。陳相宏醫師解釋,咪唑胜肽化合物是種胺基酸結合體,富含於肌肉中,有維持肌肉酸鹼平衡的效果,能降低肌肉疲勞痠痛。 

2.甲殼類及膠質含量高的食物都可促進關節修護,如海帶、木耳、秋葵、海藻等食物。另外,適當補充抗發炎營養素如Omega3,如鮭魚、鯖魚、沙丁魚。 

3.多補充維生素C,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,富含維生素C的有芭樂、奇異果、柑橘類等。 

4.適當補充維他命D:充足的維生素D可以維護第二型肌纖維的發育,有助於維持肌肉健康及功能,強化行動力,也可減少脊椎以外其他部分骨折的風險。 

5.可多補充增加關節潤滑的營養素,例如:葡萄糖胺、II型膠原蛋白、軟骨素、蛋白聚醣。葡萄糖胺主要作用是形成軟骨前驅物,它能刺激軟骨細胞產生膠原蛋白與蛋白聚醣,讓軟骨維持足夠的潤滑液,維持骨關節健康。II型膠原蛋白能增加軟骨彈性,多攝取能維持行動的順暢。軟骨素對軟骨有幫助,是一種能保持水分、外型黏稠的物質,富含軟骨素的食物有軟骨、納豆、山藥等。蛋白聚醣:對關節有潤滑、保水作用,可維持關節的靈活。 

平時就應該好好保養膝蓋,從簡單的運動做起,強化大腿肌力,幫助膝蓋穩定進而預防肌力衰退,再搭配上飲食和補充關節所需的營養素,為我們人生的下半場打造好膝力。 

資料來源:早安健康    標籤: 關節 膝蓋

我要留言

預防跌倒先抗老化!做肌力訓練+髖關節走路

2017/02/09
近來傳出不少名人上下樓梯或走路時跌倒,小心,這些可能都是肌耐力下滑惹的禍!透過「肌耐力訓練」,就能預防經常走路跌倒的問題,並能延緩老化。還有正確的姿勢與走路方式,也是防止身體老化的重點,其中以學習使用「髖關節走路」是重要的關鍵,同時能讓有氧運動發揮最佳效果。
 
Image-553
鍛練全身的肌肉 才能正確走路、維持良好姿勢
只有均衡鍛練全身的肌肉,才能輕鬆地以「正確的步行方法」走路,姿勢也才會愈來愈正確。在開始肌耐力訓練之前,還有一項重要的功課,那就是在運動之前,要先讓整個身體變柔軟。先做伸展操,讓身體放鬆開來。

先做伸展操再訓練肌耐力 剛洗完澡適合伸展
做伸展操最大的目的,就是要將肌耐力訓練的效果放大至極限,以及避免受傷,這兩點常被列為做伸展操的好處。日本體育醫學碩士立花龍司教練在其著作《打造不老體質,從肌耐力訓練做起》一書中表示,運動之前先讓身體變柔軟,身體的可動範圍會跟著拓寬。肌耐力訓練也可透過伸展操加大部分動作的可動範圍,例如伸展大腿或是雙臂、伸直膝蓋,或是彎彎手臂與膝蓋這些動作。可動範圍加大,就能提昇肌耐力訓練的效果。

什麼時間適合做伸展操?立花龍司教練認為,剛洗完澡的時候是進行伸展操最有效的時刻。建議在泡完39度的溫水澡之後做伸展操。此時,原本緊繃的肌肉會因水壓而放鬆,血液循環也會變好。泡完澡肌肉變鬆弛時做伸展操,能夠收到非常明顯的效果。

身型好的人,或是走路姿勢漂亮的人,都是採用「髖關節步行法」走路。這種步行方式是在走路時腳後跟先著地,打直膝蓋往前走。


髖關節走路法抗老化 打直膝蓋往前走
除了鍛練全身的肌肉與做伸展操,抗老化還要注意「正確的步行方法」走路,即是指「髖關節走路法」。走路時,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髖關節的肌肉,這部分肌耐力若是衰退,全身的平衡就會瓦解,走路姿勢也會變得很奇怪。無法靈活運用髖關節走路,可說是老化的徵兆。

身型好的人,或是走路姿勢漂亮的人,都是採用「髖關節步行法」走路。這種步行方式是在走路時腳後跟先著地,打直膝蓋往前走。走路時膝蓋打直了,要往前走就必須藉助下半身後部的肌肉,也就是大腿後側與臀部的肌肉。因此,力道會確實往前,自然就不會出現駝背,或頭部往前伸這類不自然的姿勢。


學會「髖關節走路」 能讓有氧運動發揮最佳效果
學會使用「髖關節走路」,就能讓有氧運動發揮最佳效果。有氧運動的好處包括:大量吸入氧氣,使體內的醣質與脂肪與氧氣一起被消耗,最終可減少體脂肪、預防肥胖、改善體質,以及達到減重的效果。此外,血液裡的壞膽固醇(LDL)與中性脂肪也會跟著減少,好膽固醇(HDL)則會增加。有氧運動也能有效降低慢性病的發病機率,尤其能降低高血壓、大腸癌、糖尿病、骨質疏鬆症的發病機率。

資料來源:華人健康網 2017/2/9

標籤: 健走 關節 平衡感

我要留言

中年健走3原則 不傷關節

2016/06/30
不少中年人或老人家因擔心磨損膝蓋關節而不敢動,反而會減損骨密度、傷害關節。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今天發表「保骨固關節健走三原則」,包括健走前的動態暖身健走時腳跟先著地運動後喝高鈣牛奶、吃香菇或奶粉等、補充維他命D,保持關節健康。
 
DSC_6322
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表示,運動可以增加骨密度,還可使關節滑膜層受壓時分泌組織液,進到軟骨組織提供所需養分,因此,若長期不運動,會導致骨骼、關節均受到傷害。

如何動才能不傷關節又保持骨骼健康,陳芳萍說,健走是中年以上運動的入門首選,健走要把握三原則,包括動態暖身比靜態好,有些人健走前僅做伸展操,但伸展操屬於靜態暖身,建議先動動踝關節、膝關節等,強化肌腱韌帶功能。

陳芳萍提醒,別用跑步方式健走,因為慢跑時腳尖先著地,會增加關節的碰撞衝擊;健走則是腳跟先著地,腳掌-腳趾後著地,能讓腳踝和膝蓋均勻承受身體重量,較不會傷害膝蓋及關節。

陳芳萍說,運動後補充高鈣牛奶,可以延緩關節退化,根據國際期刊研究調查顯示,每天喝牛奶的人,罹患關節炎的機率較平時很少喝牛奶者降低71%。

除了鈣質補充,維他命D的補充也很重要,一項針對國內199名停經後女性的最新調查顯示,曾發生骨鬆性骨折的194名停經後女性,高達86.6%維他命D攝取不足。

陳芳萍說,維他命D是幫助鈣質吸收的重要元素,香菇、蛋黃、鮪魚等均富含維他命D,或是選擇含維他命D的奶粉沖泡飲用。只要掌握健走三原則,不用擔心傷關節,又能常保關節骨骼健康。

資料來源:元氣網 2015.9.15

標籤: 健走 關節

我要留言

保養關節 每天都做得到的6個小細節

2016/05/23
骨質疏鬆也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開始,甚至在骨質問題還沒被察覺的時候,就可能因為關節過度使用,骨質還來不及補充,關節軟骨承受的壓力增加,長久下來,造成磨損日重,開始出現疼痛。
fotolia_50652980_m
高齡者軟骨修補的能力變弱,往往趕不上磨損的速度,如果常常覺得這裡痛那裡痛,尤其是關節部位感覺痠痛無力,那就要注意骨質補充和關節保養,避免引起退化性關節炎。

身體只要有關節的部位,像是膝蓋、腰椎、頸椎、手指關節、手腕和髖關節等,都有可能會發生「退化性關節炎」,有人說這是正常的老化現象,但平常多重視骨質補充與關節保養,也可以讓症狀發生的時間延緩,或是減輕疼痛不適的程度。


保養關節 做到6個小細節
一開始感覺到關節處疼痛不適,除非是特別會忍痛的人,不然應該還只是關節軟骨剛出現軟化、磨損的狀況,這個時候要趕快加強關節的保養,減輕損傷,讓軟骨修復。保養關節並不難,只要從日常生活做起,最好在關節尚未出現狀況前就開始。

1、適度和緩的運動習慣有助於強化軟骨,增加關節滑液流動的頻率。
快走是高齡者強化骨骼及關節最好的運動之一,不要過於激烈或是太過疲勞的運動,這種方式對關節的傷害反而更大。母親常常鼓勵阿嬤在睡前、起床後要動動身體,因為關節疼痛和體內脹氣、運動不足有關,老人家更要多動。如果習慣爬山運動,要充分暖身後再往上爬,最好同時戴護膝保護膝關節。

2、經常按摩關節處。
退化性關節炎通常發生在手指頭、膝蓋和腳趾頭處,多按壓關節處,有助於活絡關節的血液循環與神經。

3、注意關節保暖。
高齡者的血液循環較差,關節處容易受寒酸軟,就算是夏天在冷氣房也要特別注意,必要時可配合按摩、熱敷,幫助關節處解乏。

4、控制飲食與體重。
過於肥胖的人,關節處承載的重量較重,也就更容易損傷,所以飲食少油、少糖,多纖維,少偏食,讓體重維持在標準之內,可以減少關節的壓力。

5、避免提過重的物品或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,尤其是蹲跪姿勢,也要減少上下樓梯的次數

6、挑選彈性較好的鞋子,幫助走路時吸震。




手腳關節活絡按摩法
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關節按摩,特別是長時間看電視或等待的時候,多按摩關節處可以避免關節硬化,而按壓手指及腳趾刺激末梢神經,同時也可以活絡腦力。

【手部按摩】
1、先以右〈左〉手食指、拇指、中指按壓、搓揉左〈右〉手關節。
2、依序從小指或拇指開始按摩,重點是每一個指節處都要按摩到。
3、接著按摩手腕及肘關節,被按壓的關節處要放鬆。
4、按壓的手指要稍微用力,直到有發熱的感覺才行。
5、特別痠痛處可以多按幾下。
6、換手按摩,重複上面步驟。
7、雙手都按完後,雙手放鬆輕輕甩動。

【腳趾按摩】
1、需脫鞋進行,赤腳更好,站著或坐著都可以。
2、以左〈右〉腳腳跟按壓右〈左〉腳腳趾間的凹陷處。
3、從拇指開始慢慢往小指方向輕壓。
4、被按壓的腳趾要著地。
5、左右交換重複上述步驟十次。
6、最後再用手指輕揉每隻腳趾關節直到痠痛消失。




女性更要愛護自己
莊靜芬在《50歲,怎樣生活最健康:莊淑旂博士的長壽養生智慧》這本書中提到,女性由於受到雌激素與生產因素影響,在更年期停經之後,骨質疏鬆與關節退化的機率都遠高於男性,據統計,女性罹患「骨質疏鬆症」的比例平均高出男性六到八倍。

關節炎的患者也以女性居多。生產過的女性骨盆較寬,髕骨關節本來就容易有外移不正的情況,而且女性的骨架較小,關節所需要承受的重量相對重了許多,如果再加上肥胖因素,關節的壓力就更沈重了。此外,大部分女性會負擔較多家事,尤其是清潔、收拾地板等常需要或蹲或跪的動作,腰部及膝關節因此更容易受傷。

大部分五十歲的女性正歷經更年期,更年期過後馬上又得面對骨質疏鬆與關節退化的問題,身心都是煎熬,所以相較於男性,女性要更早開始預防骨質疏鬆症與退化性關節炎。

【四頭肌強化運動】
強化大腿四頭肌的肌耐力可以減輕膝關節的壓力,建議日常多做這項運動,可預防膝關節退化,特別是女性朋友,一定要趁早開始訓練。

1.先挑選合適的椅子:有靠背,坐在上面時,腳底踩平,大腿與小腿呈九十度角最理想,過低可以加椅墊將身體墊高,過高腳底無法平踩地面則較不合適。
2.深坐,讓背部可以挺直的靠著椅背。
3.先以一腳呈九十度踩地當支撐點。
4.另一腳腳尖朝上,盡量平舉至與地面平行的高度,然後上下輕輕擺動約二十至五十下。
5.擺動的幅度不需要太大,可以感覺到大腿肌肉痠熱就對了。
6.剛開始不用太過勉強,腳先不用舉太高,當感覺到肌肉痠熱時,再多撐一下就換腳重複上面的動作。
7.左右腳交換各五次〈或視個人情況而定,慢慢增加次數〉。
8.最後雙腳踩地,腿輕輕互碰約十至十五下,幫助大腿肌肉放鬆。


資料來源:元氣網

標籤: 健走 關節 骨質疏鬆

我要留言

深蹲、長跪、下樓 退化性關節炎三大危險動作

2016/04/25
診間常見60歲女性參加旅遊、進香團,走一天的路後,膝蓋疼痛就醫。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劉建廷說,這是典型退化性關節炎惡化的例子。
劉建廷說,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小動作特別傷膝蓋,有些是姿勢不良,有些是隱性的危險族群。


 
DSC_0100
▇ 這些動作,生活盡量避免
亞東醫院復健科醫師沈家億表示,有三大類「危險動作」最傷膝蓋,尤其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應盡量避免。

1.深蹲
膝蓋退化都是因為中間的軟骨被磨損,當軟骨退化,膝蓋彎曲角度大,脛骨跟股骨容易摩擦,少了軟骨緩衝,就容易疼痛。他解釋,一般在X光片中大小腿骨頭中會有縫隙,那部位就是軟骨。

2.長跪
膝蓋直接跟外面硬地摩擦,不管對軟硬骨都容易直接磨損。

3.下坡、下樓
沈家億說,上坡大腿出力,膝蓋彎一下就可以上去;但下坡時需踩煞車,不然會往下滾,此時需要阻力,阻止身體往前傾的動能,無論下坡、下樓,煞車的力量都由膝蓋軟骨吸收。耕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中心組長蔡仁傑說,下坡較需要肌腱耐力承受體重與動能的力量,多經訓練可改善。

▇ 這些動作,傷害因人而異
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劉建廷說,一般「會不會傷膝蓋」與肌肉的訓練、年齡、身體狀況有關,應從個別化情況考量。同一個動作可能對甲造成危險,對乙卻無害,就像運動員天天長跑,可能傷害膝蓋的程度降低,但若普通上班族猛然長跑,容易受傷。

●搬重物爬樓梯、背重物登山
蔡仁傑解釋,這個情況可比擬體重過重,全身重量超過膝蓋負荷程度,關節易受壓,附著在膝關節旁的韌帶,平時鬆鬆的,一彎曲拉緊再加重,易使韌帶受傷,或軟骨磨損。假日登山的背包重量可藉由鍛鍊,慢慢增加負重能力,若經訓練,選手舉重舉起100多公斤也不怕。

●運動強度太強
劉建廷說,路跑盛行後,運動強度過強、過度使用膝蓋的患者增加,就診情形多為肌腱炎或俗稱「跑者膝」的「髂脛束症候群」外側膝蓋疼痛。

●蹲下撿東西
一般人撿拾物品,為避免腰痛會蹲下撿,影響腳踝、膝蓋和髖骨。盤腿也和膝關節過度彎曲有關。

●做運動時膝蓋超過腳尖
研究指出,若做運動時膝蓋超過腳尖,壓力會增加,若不超過腳尖是100%,超過就是128%,關節受壓大、磨損愈多。

●一雙鞋子穿太久
鞋子磨損後,避震效果變差,會間接影響膝蓋,當行走的衝擊力道往上傳送,撞擊力道摩擦量會增加。

●冷天跑步
天氣冷血管收縮,溫度較低,膝蓋受寒,肌肉彈性會比較差,容易受傷害。

●穿高跟鞋
蔡仁傑說,這項說法沒有研究佐證,但以常理判斷,畢竟是不良姿勢,不符生理狀態,腳跟高,臀部翹起,重心往前,支撐關節的髕骨往後頂,易造成膝蓋軟骨過度摩擦。

▇ 傷膝的運動

●需要身體接觸的運動
從事這類運動直接對膝蓋造成撞擊,如武術柔道、橄欖球。

●需要急停、轉換方向的運動
這類運動會造成急性扭傷,嚴重會造成半月板破裂與十字韌帶斷裂,像籃球、足球。

▇ 這些人,容易提早退化

●體重過重
臨床上多為40、50歲的民眾罹患退化性關節炎,但近來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因此就診,不乏30多歲身形肥胖的年輕患者。因膝蓋承受全身重量,體重愈重,自然加重膝蓋負擔,軟骨愈容易磨損、退化,愈早出問題,是膝蓋退化的隱形殺手。

●周末運動員
劉建廷說,有些上班族平日沒運動習慣,一到周末急於一天做完一周的量,連續運動好幾個小時,這是不理想的運動習慣,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容易受傷,膝蓋也不例外。

●膝蓋有舊傷
以前膝蓋受傷開過刀,留有舊傷,生活中又不好好保養,可能提早在30、40歲出現關節退化現象。

●工人與主婦
女性患者常見對象是家庭主婦與清潔工,分析病人做了哪些家事,不外乎經常買菜提重物、常常跪地擦地板,走路走久膝蓋便痠軟無力。男性患者高危險群則是農夫、工人。


資料來源:元氣網  2015/8/2

標籤: 健身 關節

我要留言
讀取中...